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被大行下调评级,特斯拉出此“下策”
2023-06-28 17:49:32   来源:维科号

对于马斯克来说,股价、评级只是一时,他需要在“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当下,将布局已久的大棋继续下下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联名只有0次和无数次。

像前不久Fendi和喜茶联名出茶饮,Lv联名的Manner咖啡之类越来越多奢侈品的联名玩法,特斯拉也在过去几年不断用出圈的联名产品在社交网络掀起讨论风潮。

6月26日下午,赫莲娜与特斯拉合作的新闻率先出现在朋友圈,被刷爆的点在于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品牌,竟然联手做电音节,并在中国7座城市依次展开活动。

赫莲娜,该是近两年在国内护肤行业中殿堂级的存在,昂贵的价格和高奢的质地让无数女性臣服于它的绿宝瓶之下,而特斯拉就不用再过多阐述了。

截止26日,赫莲娜和特斯拉官宣的词条在微博端已有接近1亿的讨论度。笔者问身边的朋友,他们两者的官宣合作,你期待什么?多数的朋友回答,他们并不期待电音节的内容,而是期待如何包装的过程。

顶流之间的跨界联名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品牌的曝光度和消费端对于品牌的感知度,甚至实现名利双收。

在业内人士看来,依靠过去所积累下的经验与名气并不能保证品牌永久具有竞争力,毕竟年轻人一代成为主流消费群体的影响下,品牌正思考如何创造更多人气商品,带来更多流量与关注。

但作为目前汽车圈的“顶流”,特斯拉在最近也遭遇了“不顺”。

首先是股价,在北美时间6月26日美股收盘时,特斯拉大跌6.06%,收于241.05美元/股。这是今年1月31日以来特斯拉最大单日跌幅。

在此之前,特斯拉股价宛如坐上了火箭。在2022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年度股价跌幅后,特斯拉股价在今年上涨高达一倍多,市值逼近万亿美元。即便经历了近日的股价下挫,5月份以来,特斯拉股价区间涨幅依旧达到了约50%。

就在当天,据彭博社报道,高盛分析师Mark Delaney将特斯拉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并指出该股股价大幅上涨但盈利承压。

据彭博社报道,高盛的评级下调已经是过去一周内的第四次。

高盛认为,鉴于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市场的领先地位(能够提供包括充电、储能、软件/FSD和服务在内的完整解决方案,并通过直销模式进行销售),特斯拉处于长期增长的有利地位,但估值已反映在股价中。Delaney和其团队表示,在最近的大幅反弹之后,市场给予特斯拉的估值已经超过了该股的长期机会。

上周,摩根士丹利和巴克莱也下调了对特斯拉的评级。摩根士丹利和巴克莱指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可能会被迫降价,其盈利面临负面修正的风险。因此,将来可能下调对特斯拉的利润预期。

摩根士丹利将特斯拉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摩根士丹利认为,此前的上涨已经将特斯拉股价推高至“合理水平”。巴克莱则称该股上涨幅度过大、过快,并且对特斯拉近期的基本面提出质疑。

就在上周,华尔街发出警告称,特斯拉闪电般的暴涨已经有了坍塌的苗头,投资者对特斯拉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潜力过于乐观,该股已“超买”。

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分析师目前平均预计该股将在未来12个月内下跌12%。数据显示,华尔街对特斯拉的评级为20个“买入”、20个“持有”、9个“卖出”。

不过对于马斯克来说,股价、评级只是一时,他需要在“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当下,将布局已久的大棋继续下下去。

所以在结束了“中国行”之后,马斯克迅速准备在北美市场“加电”。

继福特和通用在上周宣布将采用特斯拉的充电标准后,特斯拉又拉拢了一些朋友,造车新势力Rivian在近期也宣布在充电标准方面与特斯拉保持一致,随之传来包括现代汽车、Stellantis、梅赛德斯-奔驰在内的纯电车型也将考采用特斯拉充电标准。

试想一下,特斯拉、通用汽车和福特在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占比为70%左右,三大车企的强强联合完成了充电标准的统一,那特斯拉就将有望“一统北美”,从基础的充电布局补能问题上特斯拉紧紧握住了市场优势。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比较棘手,统一标准化如同秦统一七国的度量衡、车同轨一般艰难。首先要解决利益标准,再来是安全标准,光是这两项就几乎断送掉一家车企流动资金链中最庞大的开支。

目前,作为特斯拉总部和新超级工厂所在地的德克萨斯州已经身先士卒的公开强制要求州内所有直流快速充电器必须同时配备CCS和NACS连接器。

当然利好也是相当明显的,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曾透露了一个数字,通过与特斯拉NACS合作,通用能节省4亿美元的充电建设费用。

特斯拉免费开放标准和充电网络给其他对手,其实也时一场千亿布局前后大家相互利益资本的牵手。在资本市场,不少投行已经帮特斯拉算过一笔账。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即假设未来电动车里程普及率达到30%、特斯拉充电站占市场份额达到80%、充电站业务利润率达到70%,到2030年,特斯拉的充电业务估值超过1000亿美元。

国内不少分析师认为,今后新能源车企的竞争赛道会从单一的车型、智能化、渠道上转移至充电补能上。目前这样的先发优势也许还不够明显,但随着新能源纯电车型的日益增量,如何有效补能终究会成为赛道上最为重要的结构,而那个时候像特斯拉这类拥有自己充电补能基础的车企就是绝对的优势。

此外,就在今年,特斯拉在中国的经营范围也在发生变更,新增发电、输电、供电业务(核电站经营建设除外)。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正在杀入中国的电力市场,想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不过由于我国的电力行业长期受到两网、五大发电等电力巨头的把控,外来和尚特斯拉能念好中国电力市场这部“经”吗?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